服务热线:188 6126 1682
banner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药企业在‘智改数转’方面整体上还有上升空间
来源:常州到苏州货运公司 发布时间:2023/10/20 点击数:

“确保供应链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高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根本需求。”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投入数千万元自建、共建重点品种药材生产基地,比如在东海县自建近万亩金银花、青蒿等种植基地,以保障药材供应;同时建立优质供应商名录,和全国百余个中药材供应商强化联系,去年相关中药材累计采购近2000个批次、品种逾800个。

  优化创新链,既抓质改也推“智改”

  中药产品药材来源复杂多样,过去生产制造装备相对落后,药材质量不稳定、生产工艺简单粗放,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批次间差异大,影响疗效。

  2021年,《江苏省“十四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发布,明确将中药产业作为“十四五”发展重点之一,鼓励引导企业持续创新攻关,加强中药新药研发和经典名方挖掘,培育名方大药,推进中成药上市品种二次开发,推动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做好“匠心”传承,也要创新发展。康缘药业4款1类创新药今年相继获批临床,近年来拿下4款中药新药,拥有51个中药独家品种。“我们首创以功效成分群为核心的制药全过程质控体系,突破中药质量提升‘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率先实现药品质量从两端静态向全程、动态、整体控制的转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康缘药业相关技术负责人透露。

  生产工艺的改造提升同样关键。传统中药材提取过程中,加水量、提取温度、煎煮时间、中间体控制等都依靠工人的经验,容易造成药品质量不稳定。而走进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年处理5万吨中药材的提取车间,几乎见不到工人的身影,记者只在车间4楼200平方米的中控室看到几名工作人员。

  “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立足国际先进水平,将中药生产制造水平提升到新高度,打造中药产业链长板,借助设备技术优势改变传统中药生产工艺,围绕质量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提高持续增值空间。”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保华感慨,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以中药材物流自动转运及自动投料为例,由于中药提取是多味药生产,药材投料品种多,在生产过程中数据信息交互量非常大,车间为此进行了一年多的人机磨合和流程优化。

  “智改数转”不仅节省人力、提高产品一致性,更带来产能的提升。目前,龙凤堂已打造2个江苏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公司中药材仓储能力达到11500吨,预计今年中药材处理量超3万吨。今年7月初,扬子江药业集团荣登2022-2023年度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榜首。

  “从现阶段看,我省中药企业在‘智改数转’方面整体上还有上升空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严国俊看来,当前我省中药产业智能制造应用多集中在生产后端的罐装、分装、外包等环节,在前端、中间环节参与度还较低、也不够深入,尤其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进行中药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环节的应用还不够成熟。

  如何破题?为提高装备自主配套能力,我省加大了国产中药制药装备首台(套)推广应用力度。“省工信厅联合省财政厅、银保监局,为首台套装备推广应用给予所购保险费用80%的财政补贴。”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负责人举例说,南通恒力医药设备有限公司“小丸自动灌装联动生产线”等被认定为首台套重大装备,获得补贴后加速落地进而填补了行业空白。

  截至目前,我省中药产业领域累计创建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内12家中医药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天江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能力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济川药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扬子江药业“蓝芩口服液”等品种市场年销售额均超10亿元,其他如热毒宁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桂枝茯苓胶囊、黄葵胶囊、胃苏颗粒、柴胡颗粒、银杏叶片等中药大品种以及六神丸、王氏保赤丸、季德胜蛇药片等特色产品也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以上内容来自:常州到苏州物流公司 http://www.051256.cn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人:李先生 电  话:0519-88057158
手  机:18861261681 大宗货物联系:18861261681
传  真:0519-82059159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龙江路6号城西物流市场

友情链接:常州货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