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革命(碳中和)和信息革命(AI及半导体)的双重驱动下,全球汽车产业将迎来产品形态和产业链价值的重构。”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朱云日前在第三届前湾汽车产业创新高端论坛上表示。
当前,以新能源、智能网联为主要特征的“新四化”浪潮正席卷汽车行业。在此背景下,智能网联化、新能源化刮起的一阵绿色“飓风”,引领汽车产业加速驶入“绿色+智能”并驾齐驱的发展新阶段。
长久以来,传统汽车主要依赖化石燃料驱动发动机。随着环保理念普及,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而包括纯电、混合动力等在内的储能式电动汽车更是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唯一储能单元,动力电池发展也处于战略机遇期,其综合性能提升一直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焦点。“交通电动化需要高能量密度电池。”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指出。
随着制造工艺逐步提高,各类新型电池不断涌现。以固态电池为例,李泓表示:“固态电池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研发和中试阶段,中、日、韩在固态电池开发领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欧美寄希望于通过固态电池改变现有动力和储能电池格局,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因为产业链成熟、选择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而率先实现规模量产。”
车载供能系统将向多元化发展。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提出,不能完全依赖电池解决碳中和的储能问题,要有长期储能的新思路。
除了纯电动,氢能也是多国押注的汽车转型路线。据了解,绿色甲醇可为加氢站及燃料电池车提供更为安全、加注便捷的氢源。“中国绿氢成本在急剧下降,绿色甲醇是绿氢最好的储运载体。绿色甲醇混合动力可解决电动车里程焦虑、低温性能及快充站建设等痛点。”刘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