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及地缘政治博弈持续加剧,深刻改变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各国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从以成本、效率、科技为侧重转向以安全、稳定和政治为侧重,呈现多元化、区域化等演进特征,并存在进一步碎片化的趋势。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因此受到遏制,也给经济复苏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当前,国际社会应坚持开放合作,把握好数字化转型新机遇,重构兼顾效率、安全与韧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体系。
在大国竞争升温、全球风险难降的背后,是部分发达经济体为维护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垄断地位,不断打压遏制新兴国家,竖起一道道关税墙、科技墙、断供墙。受这一系列举措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并从侧重成本、效率、科技转向侧重安全、稳定和政治。
为降低本国对外依存度高的基础产品和技术所面临的断供风险,防止在关键能源资源、粮食、核心技术等方面被“卡脖子”,各国纷纷推动本国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布局,引导跨国企业主动调整战略、分散投资,推进能源矿产等来源地和运输通道多元化。
通过多元化、区域化等方式,各国维持着有限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但部分美西方国家以超出国家间正常竞争的方式,特别是在与国家安全和发展潜力高度相关的敏感领域,遏制打压他国,使各国对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焦虑”倍增,不断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本土化,被动地“去合作”“去联系”,进一步加剧全球碎片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