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尚未到来,新型冠状病毒却猝不及防地搅乱了节日欢乐的氛围。从1月20号开始恐慌迅速蔓延,1月23日起,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各省市纷纷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疫情,一时间,大街上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朋友圈被各种关于冠状病毒的链接刷屏、新闻不断播报着最新疫情;小区陆续封闭管理,一切仿佛瞬间回到了17年前的非典。
“非典”对物流业的影响
回顾17年前的“非典”,这场病毒对公共服务等许多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当时方兴未艾的物流业。据2003年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所做的调查《关于非典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初探》表明,非典对物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物流数量减少。2003年4月,全国公路完成货运量8.76亿吨,比上月的8.93亿吨和上年同期的8.96亿吨均出现下降苗头。由于公路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75%的比重,因此,公路货运量的升降,可以看作是物流活动的“晴雨表”。
二是流体结构的变化。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打破了原有流体结构,医疗用品、保洁用品、健身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的物流量超常规增加,而其他物资特别是生产资料物流后延,导致社会库存下降,带动有关商品价格小幅上扬。
三是物流速度变缓。由于各地实行“自保”政策,货运车辆特别是公路货运严重受阻,物流速度大为降低。以大连中海北方物流有限公司为例,平均每台长途运输车辆每次耽误时间6小时。从2003年4月20日至5月8日总发车283车次,共耽误正常运送时间1698小时,每天因此减少4车次业务量。
四是物流成本升高。由于速度慢,在途时间长,空驶率增加等原因,再加上地方封锁和乱收费抬头,促使物流成本迅速攀升。往年,春运之后的物流价格,四月份走低,五六月份达到最低谷。非典事件导致整个运输价格居高不下。如广州至上海的一辆5吨车,2002年5月份大约2500-3000元/辆,2003年同期却要4000-4500元/辆。运输成本一般占物流总成本的60%左右,决定着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成本升高的压力,使物流企业难以承受。
所思一:调查显示,从总体上来看,非典对物流业的负面影响大于第一、第二产业,但小于同属第三产业的旅游、餐饮和零售服务业;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长远影响会大于眼前。就物流各个环节来看,运输首当其冲,对货运的影响小于客运,公路运输在短期内受到的冲击最大;对物流的其他环节如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等的影响相对滞后。当然也有积极因素,非典对配送的影响既有受阻变缓的一面,也有需求增加的一面;如物流信息和电子商务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正面影响大于负面。
如今已成抗疫保供的中坚力量
对比17年前的“非典”,“新冠疫情”对中国物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期间的物流企业都有哪些行动呢?相比2003年,现在中国物流的社会化程度已非常成熟,并已产生了菜鸟、京东物流、顺丰、三通一达、苏宁物流、德邦、日日顺等物流实力较强的社会化企业或平台。事实上,疫情发生后,为了跑通救援生命线,以中国邮政、顺丰、苏宁物流等为代表的物流企业极速响应推出了各种针对性举措,克服一切难题展开与时间的赛跑,保障了抗疫物资和生活用品在第一时间抵达最需要的地方。
依托全国物流体系,苏宁物流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为湖北地区免费运输捐赠救助物资,另一方面加强司机安全防护培训,保障全国大后方的物资供给。与此同时,苏宁物流同步在全国100多个城市中调配运力,以满足物资运输需求。截至2月15日,苏宁物流“绿色通道”,已累计服务超过100个机构和组织,行驶里程数超过12万公里,向湖北地区输送550吨救助物资。超过12000名物流仓储快递人员、5800多辆运输车辆坚持工作,同时全国超过10000名服务工程师在岗保障家庭家电使用,总计超过30000名一线物流和服务人员坚守岗位。
作为国内物流民企的领军者,顺丰在此次抗疫保供中的作用也异常明显。由于湖北各地已实施交通管制,陆路运输存在着诸多不便,这时航空运输就体现出了很大的优势。顺丰早在2009年就组建了自己的航空公司,目前顺丰有接近60架飞机用于运输。此次顺丰先后临时增开多个流向的货运航班,着力保障防疫物资的运输,并将飞机由载量较小的B757-200替换为B767-300,航线运载能力提升1倍。数据显示,1月24日至2月13日,顺丰航空累计执行航班76个,运输防疫物资1638吨。顺丰全网合计运输5520万件包裹至湖北,彰显了民企物流在战“疫”中的保障作用。
而中国邮政作为行业“国家队”,在开通绿色通道义务为武汉地区提供防疫救援物资寄递服务之后,为进一步缓解武汉地区的物资紧缺问题,也开通防疫物资邮航专机。自绿色通道开通至1月31日,中国邮政防疫物资寄递专机已累计飞行五架次,将共计约50多吨的防疫医疗救援物资在第一时间从广州、上海、北京运抵武汉,全力保障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将防疫物资安全运抵武汉前线。
所思二:在本次疫情中,成熟的物流运作机制在应急物资供给与调配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政府、企业、消费者对物流的信任度进一步增强,这为物流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事实证明,面对新冠疫情的来袭,在速度和责任的感召下,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抗疫保供的中坚力量,而众物流企业在此次紧急备战下所极速做出的响应、精准推出的举措及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也从侧面凸显出了企业“非战时”状态下的能力水准。由“非典”到“新冠”,短短的十几年,我们看到了中国物流业的巨变。
联系人:李先生 | 电 话:0519-88057158 |
手 机:18861261681 | 大宗货物联系:18861261681 |
传 真:0519-82059159 |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龙江路6号城西物流市场 |
友情链接:常州货运公司